口述倉頡歷史:馬拉錘三死首

2020年5月,馬拉錘為了對抗有義字形,他提出了「三死首」,即「三代有複合字首且是定死的」。

他的文章寫的很長,可是這麼長的文章,都不能說出「三代到底定死了哪些複合字首」。

我帶著此疑問當面向他質詢,他說「維基倉教已經收集全了」。

Read more

AI時代,是否仍有必要學習倉頡?

現在是AI時代,中文輸入有了更多的辦法。

以前我還可以說「拼音輸入法容易打錯字」,以此彰顯形碼的優越性和必要性。

但是現在,AI糾錯的功能應該也將登場,屆時,形碼輸入也不見得比音碼要準確,畢竟形碼也是有可能打錯字的。

不過我認為,AI時代,仍需要學習倉頡等形碼輸入法。原因是,AI只是輔助中文輸入,並不能完全替代。

Read more

評價「四碼倉頡」

(近日,大馬倉友出現了一個「四碼倉頡」的帖子。本站對此評論如下。)

四碼倉頡之所以有這個推出的需求和願望,就是有人嫌倉頡碼長太長。

實際上倉頡的碼長並不長,倉頡只有那些五碼的字,碼長才會長。而倉頡不是所有字都是五碼,倉頡是一至五碼不定長

粗略的說,倉頡只有五分之一的字是五碼。

即便是這五分之一的字,也是被「一碼、二碼、三碼」的字所平均。因此,根據寡人的實際體驗,倉頡的碼長並不長。

Read more

騎沈四傑將何去何從?

騎沈四傑知道多說多錯,因此決定停止敍述規則。像一個模式固定的機器人,只懂刪帖封號。

規則就是道理,倉頡若沒有規則,如何用來打字?

騎沈四傑講出來的搞笑理論,目前他們仍然不願承認錯誤。維基倉教就像一個自編教義之後崇拜奉行的邪教,即便是明顯可笑錯誤也堅決硬摃。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