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典釋義
國語重編辭典
瀉
動
水向下急流。如:「傾瀉」、「一瀉千里」。宋.陸游〈雨夜〉詩:「急雨如河瀉瓦溝。」
拉肚子。如:「腹瀉」、「上吐下瀉」
1 瀉
ㄒㄧㄝˋ
2 奔瀉
ㄅㄣ ㄒㄧㄝˋ
3 崩瀉
ㄅㄥ ㄒㄧㄝˋ
4 腹瀉
ㄈㄨˋ ㄒㄧㄝˋ
5 大雨如瀉
ㄉㄚˋ ㄩˇ ㄖㄨˊ ㄒㄧㄝˋ
6 倒瀉
ㄉㄠˇ ㄒㄧㄝˋ
7 淘瀉
ㄊㄠˊ ㄒㄧㄝˋ
8 吐瀉
ㄊㄨˋ ㄒㄧㄝˋ
9 流瀉
ㄌㄧㄡˊ ㄒㄧㄝˋ
10 狂瀉
ㄎㄨㄤˊ ㄒㄧㄝˋ
11 傾瀉
ㄑㄧㄥ ㄒㄧㄝˋ
12 下瀉
ㄒㄧㄚˋ ㄒㄧㄝˋ
13 瀉底
ㄒㄧㄝˋ ㄉㄧˇ
14 瀉肚
ㄒㄧㄝˋ ㄉㄨˋ
15 瀉土
ㄒㄧㄝˋ ㄊㄨˇ
16 泄瀉
ㄒㄧㄝˋ ㄒㄧㄝˋ
17 瀉藥
ㄒㄧㄝˋ ㄧㄠˋ
18 瀉鹽
ㄒㄧㄝˋ ㄧㄢˊ
19 懸河瀉水
ㄒㄩㄢˊ ㄏㄜˊ ㄒㄧㄝˋ ㄕㄨㄟˇ
20 直瀉而下
ㄓˊ ㄒㄧㄝˋ ㄦˊ ㄒㄧㄚˋ
21 沖瀉
ㄔㄨㄥ ㄒㄧㄝˋ
22 上吐下瀉
ㄕㄤˋ ㄊㄨˋ ㄒㄧㄚˋ ㄒㄧㄝˋ
23 水瀉
ㄕㄨㄟˇ ㄒㄧㄝˋ
24 澤瀉
ㄗㄜˊ ㄒㄧㄝˋ
25 一瀉千里
ㄧ ㄒㄧㄝˋ ㄑㄧㄢ ㄌㄧˇ
26 銀河倒瀉
ㄧㄣˊ ㄏㄜˊ ㄉㄠˋ ㄒㄧㄝˋ
洩
動
液體排放、氣體散逸。如:「洩洪」、「瓦斯外洩」。
發散、發抒。如:「洩恨」、「發洩」。《聊齋志異.卷八.夢狼》:「我等來,為一邑之民洩冤憤耳。」
透露、露出。如:「洩密」、「洩底」、「洩露」。
1 洩
ㄒㄧㄝˋ
2 洩
ㄧˋ
3 排洩
ㄆㄞˊ ㄒㄧㄝˋ
4 發洩
ㄈㄚ ㄒㄧㄝˋ
5 天機不可洩漏
ㄊㄧㄢ ㄐㄧ ㄅㄨˋ ㄎㄜˇ ㄒㄧㄝˋ ㄌㄡˋ
6 漏洩
ㄌㄡˋ ㄒㄧㄝˋ
7 共洩
ㄍㄨㄥˋ ㄒㄧㄝˋ
8 傾洩
ㄑㄧㄥ ㄒㄧㄝˋ
9 洩密
ㄒㄧㄝˋ ㄇㄧˋ
10 洩憤
ㄒㄧㄝˋ ㄈㄣˋ
11 洩底
ㄒㄧㄝˋ ㄉㄧˇ
12 洩漏
ㄒㄧㄝˋ ㄌㄡˋ
13 洩漏風聲
ㄒㄧㄝˋ ㄌㄡˋ ㄈㄥ ㄕㄥ
14 洩漏天機
ㄒㄧㄝˋ ㄌㄡˋ ㄊㄧㄢ ㄐㄧ
15 洩露
ㄒㄧㄝˋ ㄌㄨˋ
16 洩恨
ㄒㄧㄝˋ ㄏㄣˋ
17 洩洪
ㄒㄧㄝˋ ㄏㄨㄥˊ
18 洩勁
ㄒㄧㄝˋ ㄐㄧㄣˋ
19 洩氣
ㄒㄧㄝˋ ㄑㄧˋ
20 洩壓
ㄒㄧㄝˋ ㄧㄚ
21 宣洩
ㄒㄩㄢ ㄒㄧㄝˋ
22 水洩不通
ㄕㄨㄟˇ ㄒㄧㄝˋ ㄅㄨˋ ㄊㄨㄥ
23 溶溶洩洩
ㄖㄨㄥˊ ㄖㄨㄥˊ ㄒㄧㄝˋ ㄒㄧㄝˋ
24 洩洩
ㄧˋ ㄧˋ
25 外洩
ㄨㄞˋ ㄒㄧㄝˋ
泄
動
液體或氣體排出、漏出。如:「排泄」。《漢書.卷二九.溝洫志》:「獨一川兼受數河之任,雖高增隄防,終不能泄。」
透露、露出。如:「泄露」、「泄密」。《三國演義》第二七回:「卞喜知事泄,大叫:『左右下手!』」
發散。如:「泄恨」、「泄憤」。
㈡ ㄧˋ
參見「泄沓」、「泄泄」等條。
1 泄
ㄒㄧㄝˋ
2 泄
ㄧˋ
3 排泄
ㄆㄞˊ ㄒㄧㄝˋ
4 排泄器官
ㄆㄞˊ ㄒㄧㄝˋ ㄑㄧˋ ㄍㄨㄢ
5 排泄物
ㄆㄞˊ ㄒㄧㄝˋ ㄨˋ
6 謀泄事露
ㄇㄡˊ ㄒㄧㄝˋ ㄕˋ ㄌㄡˋ
7 祕而不泄
ㄇㄧˋ ㄦˊ ㄅㄨˋ ㄒㄧㄝˋ
8 發泄
ㄈㄚ ㄒㄧㄝˋ
9 漏泄
ㄌㄡˋ ㄒㄧㄝˋ
10 漏泄天機
ㄌㄡˋ ㄒㄧㄝˋ ㄊㄧㄢ ㄐㄧ
11 魂消氣泄
ㄏㄨㄣˊ ㄒㄧㄠ ㄑㄧˋ ㄒㄧㄝˋ
12 泄漏
ㄒㄧㄝˋ ㄌㄡˋ
13 泄露
ㄒㄧㄝˋ ㄌㄨˋ
14 泄洪
ㄒㄧㄝˋ ㄏㄨㄥˊ
15 泄劑
ㄒㄧㄝˋ ㄐㄧˋ
16 泄瀉
ㄒㄧㄝˋ ㄒㄧㄝˋ
17 宣泄
ㄒㄩㄢ ㄒㄧㄝˋ
18 水泄不通
ㄕㄨㄟˇ ㄒㄧㄝˋ ㄅㄨˋ ㄊㄨㄥ
19 融泄
ㄖㄨㄥˊ ㄧˋ
20 遺精夢泄
ㄧˊ ㄐㄧㄥ ㄇㄥˋ ㄒㄧㄝˋ
21 泄沓
ㄧˋ ㄊㄚˋ
22 泄泄
ㄧˋ ㄧˋ
23 泄泄沓沓
ㄧˋ ㄧˋ ㄊㄚˋ ㄊㄚˋ
24 外泄
ㄨㄞˋ ㄒㄧㄝˋ
漢語多功能字庫
瀉
從「水」,「寫」聲。「瀉」表示水往下急流、傾瀉。《玉篇.水部》:「瀉,傾也。」如《文選.謝靈運〈入華子崗是麻源第三谷〉》:「銅陵映碧潤,石磴瀉紅泉。」唐代孟郊〈送蕭煉師入四明山〉:「千尋直裂峰,百尺倒瀉泉。」
「瀉」作動詞表示傾倒。如《搜神記.卷十四》:「掘堂上作大坎,瀉水其中。」《齊民要術.柰林檎》:「瀉去汁,置布於上,以灰飲汁,如作米粉法。」
「瀉」又表示排出、排泄。如《史記.扁鵲倉公列傳》:「所謂氣者,當調飲食,擇晏日,車步廣志,以適筋骨肉血脈,以瀉氣。」《白虎通.情性》:「腎者主瀉,膀胱常能有熱,故先決難也。」也特指腹寫,如《本草綱目.芳草類.芍藥》:「(芍藥)同甘草止腹痛,同黃連止瀉痢。」
「瀉」通「潟」,表示鹽碱地,即土壤中含鹽分較高的土地,不利植物生長。《集韻.禡韻》:「瀉,鹵也。」如《史記.貨殖列傳》:「太公望封於營丘,地瀉鹵,人民寡。」裴駰集解引徐廣曰:「瀉鹵,鹹地也。」又如《論衡.書解》:「土山無麋鹿,瀉土無五穀。」
洩
(同泄)
泄
從「水」,「世」聲,表示沘水(今淠河)的分支。《說文》:「水,受九江博安洵波,北入氐。从水,世聲。」 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泄水》:「泄水自縣上承沘水于麻步川,西北出歷濡溪,謂之濡水也。」
「泄」常表示發泄、發散。《詩‧大雅‧民勞》:「惠此中國,俾民憂泄。」鄭玄箋:「泄猶出也,發也。」
「泄」也表示排出(液體、氣體)。《漢書‧溝洫志》:「獨一川兼受數河之任,雖高增隄防,終不能泄。」
「泄」也指泄漏、泄露。《管子‧君臣下》:「牆有耳者,微謀外泄之謂也。」
個人總結
三者意義相近,但有不同用法。
「瀉」是強勁的排水,可組詞「一瀉千里、上吐下瀉、腹瀉」等。
「泄」是普通的排水、廢物的排出,可組詞「排泄、泄露」等。
「洩」則指強力抒發情緒,如「發洩、洩氣、宣洩、洩恨」,也可用於水庫的排水,如「洩洪」。
「泄、洩」二字在排水及透露義是通用的,比如「〜露、外〜、水〜不通、〜洪」等。但「泄」還可用於排出固體穢物,「洩」則更適合用於精神思想方面的外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