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一聊粵語填詞與方言

郭競雄先生最近的視頻中,邀請到了Nalumi女士,談到了粵語填詞,以及粵語是不是方言的問題。下面我也来談談我的觀點。

先有詞還是先有曲

有些歌曲,它的旋律跟歌曲結合的非常緊密,如果用粵語朗誦,它的間奏停頓正好契合了這首曲子。

這樣,我們很難說它是先有詞還是先有曲,這或許就是藝術家的過人之處吧。

粵語跟國語填詞的區別

舉個例子:《真的愛你》中的這句「是你多麼溫馨的目光」,用「光」字放在該句最後,粵語的發音是非常合適的,因為這個音節很短促,唱完就要接下一句。粵語的「光」是圓嘴音,氣流跟聲音一下就能送出去。

但是如果用國語来唱,國語的「光」是先圓嘴後開嘴,它有一個嘴型上的變化,而這個音節很短,沒有足夠的時間完成這個嘴型的變化。所以這裏就不適合用國語這樣唱。

因此,很多粵語改唱國語的歌(或國改粵),都需要從新填詞。有些歌要從新填詞難度很大,因為它跟原来的歌詞已經融為一體了。

粵語是不是方言︱方言的定義

粵語肯定不是方言,如果粵語是方言,那所有的語言都是方言。

一些北方人會謙虛的說普通話也方言,其實普通話也不是方言。

那到底甚麼才算「方言」?

對於一般「方言」的定義,只要不是本國政府的官方語言,那就是「方言」,因此普通話對於大陸而言,它肯定不算「方言」。

而粵語,它是香港的官方語言,所以粵語也不是方言。

對於另外一種人們對「方言」的定義,方言是一小撮人才會講的話。以兩廣人會講白話的人數来看,粵語應該不算「方言」。

Nalumi談到粵語有成體系的文字跟發音系統,這是對的,粵語的文讀從古代傳承至今。而國語亦即普通話,其實是沒有文讀歷史的。但這跟「方言」的定義關係不大。

宋朝以来,吳語地區的文化繁榮,書院教書,都是用吳語,可以說吳語區的人,「文化水平高人一等」。也就是說,吳語有堅實的文讀基礎。即便如此,因為沒有官方背書,所以吳語它是「方言」。

閩南語是臺灣地區的官方語言,他們有臺語教材,臺語電視,臺語播報。因此閩南語不是「方言」。

語言的網路化和標準化

現在粵語在網上有「粵語審音配詞字庫」等字典,已經對粵語標準化,由大學機構提供支持。

標準化及網路化,可以給人們提供一個學習跟查詢途徑,這是對一種語言最有利的延續方法。

吳語由於沒有官方背書,也沒有學術機構為其標準化,年輕人也越来越少會講吳語。即便它有堅實的文讀基礎,和一定的群衆基礎,也會面臨失傳。

對於一個政府而言,它首先要定義一套「官方語言」,才能使整個國家的法制、教育、經濟等方面能夠運作。

這樣,我們或許也可以用「是否有權威標準」来確定一種語言它是不是方言。

語言與人的思維習慣

Nalumi舉了日語的例子,我也深表認同。日語一句話裏的音節很多,所以他們一般要嘴型很小,語速很快。所以就形成了日本人縝密細心的性格。

粵語講起話来比較衝,因此粵語區的人都敢闖敢拚,決策果斷。

北方人因為講普通話的關係,養成北方人正氣十足,光明磊落的品性。

這是大範圍的概括,而每個人其實都是獨特的,同時文化也在互相融合之中。

粵語與國語笑點區別

國語跟粵語的笑點確實也不一樣,講白話的人的風格是幽默,調侃。街頭的阿公阿母都是「幽默大師」,這已經成為一種民風。它要求講話的人反應很快,能快速捕捉笑點。

比如周星馳的《武狀元》影片中,他跟吳孟達的一場對話,兩人一問一答,周說為了個女人要上京考武狀元,吳說是何家女子,周說是怡紅院如霜姑娘,吳說「隻雞?品味與人不同!」。兩人語速很快,對答如流,這是民間幽默在熒幕上的表現,這是粵語區獨有的風格。

國語的笑話,是要字正腔圓的把話講出来,那是另一種風格。如果聽懂意思也好笑,只是更近於字面上的。

比如有部電影的國語配音講:「如果胸大就是美女,那奶牛豈不是國色天香?」它要求每個字都發音準確,每個字都聽懂,這是國語笑話的風格。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