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甚麼我們在市場上買不到倉頡機

以下引用一位網友的論述:

Ivan Law

你所指的倉頡系統,是一個80年代的開發概念。因應那是電腦cpu慢、ram少、harddrive容量細(MS windows仲未開始)。朱老師又要突破big-5內碼對可應用中文字數的限制,而想出的發展計劃。第一代産品是在美國出品的‘中文之星’,另一是深圳出品的‘聚珍’。其後,MS windows開始融入多國語文,MS-DOS退下,再沒有多大發展空間。

倉頡系統主概念第一步是把所有中文字都可以在系統內應用,並能排序。那可算是至命的錯誤。首先,MS-DOS環境,英文字1 byte佔一個字位,中文以big-5 2bytes,佔兩個英文字位。要突破13,650個(big-5限制)中文字就需要採用超過2bytes的內碼,他們就選用倉頡輸入碼為內碼,即用一個甚少用的ascii為指引碼,其後是倉頡碼(即變成6bytes內碼),經由CCG産生字形(由軟件産生bitmap字形),成為一個中文字。無錯在操作環境下,電腦可以産生出無數的中文字(重碼字卻還是影響排序)。但卻出現軟件兼容問題,想想,database要如何留field size,文書處理,又如何走位。(當年,中文系統,如倚天、國喬等,都可以即時配用wordstar, easy calc, lotus 1-2-3, symphony, dbase等現成軟件進行中文處理)。倉頡系統概念下的‘中文之星’,就缺了應用軟件。其後‘聚珍’,就自我加配修改過的軟件,以溶合多碼問題。但時移世易,MS windows中文化,加上電腦的效能日高,uni-code基本上無限加配中文字數(為獨排序始終是問題)fonttype又把多碼字與character特性標準化,如字闊、走位。

倉頡系統中其他想法,字義,字音…等,真的不容易逹成,因中文字,看似是形音義,但根本沒有一個絕對規律,例外亦不少。這是困難的工作。

可以話,你沒法找到一個「倉頡系統」。

谷友另文提到,你先需要找回一部386電腦,不止,你還需配置Hercules plus顯示板另配monochrome顯示器。 😅 我的舊物倉可能還有‘中文之星’的軟碟,卅多年不知還用得嗎?!😅😅


我的個人觀點是,倉頡機的發明有時代的局限性,朱邦復的預言是錯的,電腦後來正是走了「把字體矢量文檔預存於電腦硬盤」的路線,讀取字體雖然也會耗時,但幾乎可以忽略。

朱邦復創製倉頡伊始,就把餅畫的太大,說倉頡不僅是一個中文輸入法,還有「六大功能」。對於現代人而言,倉頡不是中文輸入法又是甚麼?

朱邦復不懂「人工智慧」,他的所有關於「人工智慧」的理論全都是錯誤的。目前google公司走在人工智慧的最前沿,網上也有公開的論文,但恐怕朱老是沒法再去學了。

朱邦復還有兩個問題,一是仇台親共,二是自以為是得道高人,這都使朱邦復極為自負,聽不進勸誡,其技術也跟不上時代。最終倉頡機也只能是「時代的一粒灰」。

Leave a Comment